孔子的“仁”就是人道,孔子对人性的洞察无人能及。
今天,我们摘录《乐解论语》部分内容,通过“文字考古”谈谈孔子的“爱、恶、怨、恨、仇”。
一、“爱”
颜渊第二十二章中,樊迟问仁,子曰:“爱人。”
上面三个“爱”字分别是金文、秦统一天下后的篆文、现代楷书。
第一个“爱”字,上面左字为“爱”的金文,由“心”和一个符号组成。这个符号的画的是“将刀入鞘”,因此“爱”就是让心中的刀进了鞘,不再伤害人。后来的篆文在心上又加了一层保护。
古今之人对“爱”的定义描述那么多,都比不上造字的祖先——心中之“刀”入鞘,就不会再有伤害人、伤害自己的念头,这就是爱。
简单吗?不简单。王阳明说过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!”
二、“恶”
里仁篇第三章,子曰:“唯仁者,能好人,能恶人。”
上面前三个分别“亚”是甲骨文(金文)、篆文、楷书;后面两个字分别为“恶”的篆文、楷书。
“亚”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相同,画的是道路四方都不通,被封闭了。最早“亚”与“恶”是同一个字。秦篆文“恶”是后来造的字,将亚与心组合在一起,表明心的路不通了,心不能与脑、身相通,不能与外人相连。人的心窍不通,就会变愚、变恶了;与别人的心不通,就会出现厌恶的情感。
“唯仁者,能好人,能恶人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崇尚‘仁’的人,才能正确地去喜爱人厌恶人。”
三、“怨”
宪问篇第三十四章,或曰:“以德报怨,何如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
上面三个“怨”字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、秦统一天下后的篆文、现代楷书。
第一个“怨”字怎么解?这个字是“心”加“令”,“令”是“命令”,不得不服从,而不一定符合人的自愿。这个字画的是内在的“心”和外在的“令”挤成一堆儿,不情愿,就产生了“怨”的情感。后来的篆文变了形,“怨”就无法一目了然了。
四、“恨”
《论语》中没有这个字,甲骨文金文也没有发现这个字,这里试解一下。
前两个个字是“艮”的篆文和楷书,许慎《说文》解为“很也,从匕目。”后两个字为“恨”的篆文和楷书,许慎《说文》解为“怨也,从心艮聲。”
许慎用“怨”解“恨”,不太准确。从字形表达的意思看,“恨”比“怨”的程度要强烈,“恨”是“心中能看见刀”。
五、“仇”
《论语》通篇也没有“仇”字。是不是孔子不懂“恨”,也没谈论过“仇”?
宪问篇第三十五章中,有一句,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知我者其天乎!”
这句话翻译为“我不埋怨天不以时,不责备人不以用,虽地位低下,仍通过学礼修道而上达天命天道。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!”其中的“不怨天,不尤人”也可以翻译为“不抱怨老天不给机会,也不与人结仇恨。”
“尤”就是恨、仇。为什么呢?请看下面几个字。
前面四个字分别是“尤”的甲骨文、金文、篆文、楷书。
后面三个字分别是“仇”的春秋战国文字、篆文、楷书。
事实上,后面的所有字都源自第一个甲骨文。
“尤”的甲骨文画的是“手里举着戈(一种武器)”,金文是“手里提着刀”,甲骨文金文意思一样,后来的篆文就大变样了。
“仇”的春秋战国文字,是金文“尤”的变形,这个字的左边是“刀”,右边是“手”,这个字在其他国家使用,秦朝统一用篆文后,将这个字变形为“人”加“九”,完全看不出以前的意思了。
所以,“仇”比“恶”“怨”“恨”的情感更加强烈——恨不得大动干戈了!
《论语》中孔子没有谈“仇”,但先秦其他典籍中有记载——
《礼记》记载,子夏问于孔子曰:“居父母之仇如之何?”夫子曰:“寝苫枕干,不仕,弗与共天下也。”孔子认为,父母之仇,不共戴天。国家之仇呢?《公羊传》记载,孔子曰:“王道复古,尊王攘夷。十世之仇,犹可报也!”孔子认为,对于破坏中华道统的大逆,要出兵讨伐;对于野蛮人破坏华夏文明,要出兵驱除;国家之仇,不可不报,即使过了十世(300年),也不可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