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冬至。俗话说“冬至大如年”,冬至又称“亚岁”,说明它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。
冬至这天,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候。今天过后,白天就会逐渐变长,阳气回升,所以古时也称冬至为“一阳生”。
冬至还是“数九寒天”的开始。“数九”,就是从冬至日起,向后数九个九天,便能迎来春天。
冬至日,不只有饺子和汤圆
不管过个什么节,
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相传,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施药之恩。
南方不少地区有吃“冬至圆”的习俗,还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的说法。
除了饺子和汤圆,还有其他一些饮食习俗↓↓↓
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吃了樊哙煮的羊肉,觉得味道鲜美,赞不绝口。于是,冬至吃羊肉在山东滕州、四川广元这些地区流传下来。
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。”在安徽合肥等地,有冬至吃面的习俗。
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,浙江、福建一带则有吃麻糍的风俗。
相传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江南的一些地区就在冬至这天吃赤豆饭,驱避疫鬼、防灾祛病。
冬至后到大寒这段时间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说起御寒暖身的方法,吃羊肉必须榜上有名。
《本草纲目》指出:“羊肉能暖中补虚、补中益气、开胃健身,治虚劳寒冷。”
中医认为,羊肉的温补作用特别好。
养生食谱:山药羊肉粥
古有
我们常吃的牛肉,一般是水牛肉和黄牛肉,两者都能补气益血、温补脾胃。不过,水牛肉性凉,吃后不易上火;而黄牛肉性温,补气血、强筋骨的作用更强。
养生食谱:党参牛肉汤
值得一提的是,牛、羊肉含铁丰富,吸收率高,有助于改善、预防缺铁性贫血。
不过也要提醒大家,吃板栗一次最好别超过10颗,否则易引起肠胃不适。
芡实被誉为“水中人参”,它能健脾止泻、益肾固精、祛湿止带,又有“补而不峻”的特性,是进补的佳品。
中医认为,脾是“后天之本,气血化生之源”,脾胃不好,吃下再好的补物也难以吸收。芡实能补益脾胃,冬季进补时,不妨吃点芡实,帮脾胃“补充体力”。
冬至养生,除了食补,日常起居也有讲究。
冬至后,身体最爱你做3件事
天一冷,人老爱猫在室内。不过,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盛、阳气最弱的时候。
晒太阳能驱走寒气、补益阳气,还能预防骨质疏松,缓解抑郁情绪。
晒太阳时,最好多晒晒后背,因为背部是人体阳经所在。
《黄帝内经》指出,冬三月宜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
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。”寒冬里要做好双脚的保暖,常用热水泡脚,就是一种不错的养生方式。
泡脚时,还可以顺便搓搓脚心上的
涌泉穴是非常实用的穴位,大家泡脚的时候记得按按~
羊肉阳气冬至芡实习俗发布于:四川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