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,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,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。《群芳谱》中说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。”
立春节气,百草新绿,万物复苏,大地上满是一片勃勃生机。
北宋吕夷简说: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莫待秋到空余恨。”
清代乾隆年间吴梅颠《徽城竹枝词》中记到:“正月十三三月十,江村看罢又槐塘。争奇斗异做春事,人海人山奔若狂。”
春天给人以希望,让人在万物复苏中重新振奋起来。
01// 无病无灾,吉祥如意
既然是一年之中的“首当其冲”,那么势必要有一些特别的仪式,来为这一整年祈福祝祷。
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在《坚瓠集》中所描绘的吴中立春迎春的场景令人念念不忘:
“吴中,立春前一日,迎芒神、出土牛,郡人竞观,以铺张美丽为时和年丰之兆而留心民事者;亦号召伎女、乐工、梨园、百戏、声歌杂遝,结束鲜明,岁以为常。”
立春前一日,在清晨天光尚未大亮的时候,江南的这个小镇中便会出现这样一支队伍:前面有全副的仪仗,更有鼓乐开道;中间是各级长官携所属官员,身着庄重的朝服官服;后面是打扮各异的伶人、乐工、百戏杂耍等等,并着手持农具的农人,浩浩荡荡地往东门而去。
而急切地等待着迎春队伍的人,早已在道路两旁站好,一直向城门口处张望着。直到主祭宣读祭文、上好祭品,再全员行叩拜礼,一系列仪式结束后,迎春队伍又像来时那样,将芒神春牛迎回城。
进城后,看热闹的人,簇拥在一起,争着抢着要摸一摸春牛脚,谚语云:“摸摸春牛脚,赚钱赚得着”。抱着孩子的妇人们则是绕着春牛转三圈,她们认为这样就能沾染到春牛身上的福气,会保佑孩子们在这一年里无病无灾,吉祥如意。
而今,虽然各地偶有保留类似的习俗,但是立春节气里,不论以什么形式庆贺,人们都抱有着对于一年初始的盼望。
02// 春牛春杖,带来希望
苏轼在《减字木兰花·立春》里,写下:
“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。便丐春工,染得桃红似肉红。
春幡春胜,一阵春风吹酒醒。不似天涯,卷起杨花似雪花。”
这首词的上阕写出了海南早春的景象:春风从海上吹来,暖风将桃花吹得更红了。而春天的泥塑耕牛,泥塑的犁杖,泥塑的耕夫,都展示着立春要举办的仪式,这也是要准备耕种的景象。
下阕写了迎春仪式上,春酒醉人的场景,看那卷起的杨花像雪花一样,竟不像是身在这天涯海角之地。
苏轼晚年被贬谪居的最后之地,在海南儋州,已过耳顺之年的苏轼,在一般人看来怕是要拖着日渐老去的身体,整日悲情而后郁郁而终。但是苏轼却在这样偏远之地帮助救治百姓,并且带领百姓们弃旧习、务农桑,开辟学府、讲学明道。
被贬的凄苦没有压垮苏轼,反而看着这海南春景震撼了心灵。
像苏轼一样的古人还有很多,他们喜欢为立春的农事涂抹上欢乐鲜亮的色彩,用彩色的杖和鞭子鞭打泥巴塑成的“春牛”,用来期待新的一年粮食多多,谷物大丰收。
中国作家陈懿说:“希望是黑暗中的火光,使人精神振作;希望是沙漠中的绿洲,使人心旷神怡。”
只要心中有希望,在哪都可以恣意过活。
只要心中有希望,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
03// 咬春春生,万物以荣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”
春季三个月,是万物复苏的季节。大自然生机勃发,草木欣欣向荣。
古人很重视立春,立春也是农耕时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,随之衍生的就是各种立春美食。
比如,吃萝卜、春饼、春卷等等,因此有了“咬春”的说法。这让人们不光从思想上重视这一年初始的节日,更从味蕾上来感受立春带来的新鲜气息。
中国地域广大,南北方的仪式虽相似但各有不同。比如在“咬春”这一项上,南方多食春卷,而北方则食春饼。这也是为了适应各自的气候而产生的。
北方寒冷,需要较高的热量来补充日常的体力, 因此一般的饭食菜量上做法上都比较“大”;而南方则不尽然,多以小巧精致为主。
但是不管吃什么,吃得如何,应和着“春”字,总归是要亲人相聚,共度时光。且将这“春”字咬进嘴里,就仿佛是跟新的一年签订了什么“契约”一样。
而这份契约,便是在新的一年里,愿我们一切如新,万事顺遂。
立春,春来万物生,人间新气象。
日渐明媚的春光,照暖了大地。和煦的春风驱散了重重阴霾,也驱散了人心里的黑暗。
这样的节气里,花草树木会获得新生,人也有了新的样貌。
愿我们在立春之始,展开新的一页,奔着理想的远方,再一次扬帆起航。
作者简介:小贝&恋小暖。